薄薄的一張紙,除了能書寫,還能干什么?煙臺民士達特種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民士達”)回答了這一問題——它還能“上天下地”,上能助力航空飛行,下能護航高鐵飛馳;同時,它還燒不毀、撕不壞、泡不爛。
記者了解到,民士達生產的芳綸紙,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的限制,填補了國內空白,成功解決了國外芳綸紙對我國航空航天等戰略領域發展“一紙難求”的“卡脖子”問題。而在一路披荊斬棘、歷經千難萬險之后,不斷創新、突破和超越的民士達不僅書寫了“紙上家國”情懷,也從寂寂無聞的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我國芳綸紙行業龍頭企業。站在新的發展節點上,民士達將繼續創新,瞄準新質生產力,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
急行業之所急 實現“以紙報國”
這是一張能“上天下地”的紙,上天,它能助力航空飛行,下地,它能護航高鐵飛馳;它既不會被火點燃,也不會被刀割破,更不會被濃硫酸腐蝕,這就是民士達生產的芳綸紙。
記者了解到,芳綸紙是以芳綸短切纖維和芳綸沉析纖維為主要原材料,經纖維分散,通過濕法成形技術制備成紙,再經高溫整飾制得的一種高性能新材料,其化學結構穩定、機械性能優良,具有高強度、耐高溫、本質阻燃、絕緣、抗腐蝕、耐輻射等諸多特性,可被廣泛應用于電力電氣、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通信等重要領域。
而在上個世紀,由于長期受到國外技術封鎖和壟斷,國內芳綸紙行業處于“一紙難求”的局面,這嚴重阻礙了我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高端領域產業的發展。2003年,民士達的母公司——泰和新材(002254)集團開始組建團隊攻克這一難題。2004年,泰和新材集團成立了芳綸紙研發小組,4名研發人員開展前期探索,這便是民士達的前身。
直至2007年,我國在芳綸紙領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生產芳綸紙的國家。民士達生產的芳綸紙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產品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民士達也成為我國芳綸紙行業的龍頭企業。
沒有任何可供學習借鑒的經驗,公司的攻堅克難之路可想而知。尤其是,為生產出高標準航空級芳綸蜂窩紙,民士達創新團隊夜以繼日地投入到技術研發中,歷經六百多個日夜、兩百多次實驗、近萬次產品測試,最終攻克了航空級芳綸蜂窩紙的制備技術難題,掌握了國際前沿尖端技術,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國產芳綸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成功解決了國外芳綸紙對我國航空航天等戰略領域發展的“卡脖子”問題。
“選擇芳綸紙這個產品,一方面是急行業之所急,希望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另一方面是為了將芳綸產業鏈向下延伸,從而提升我們在整個行業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民士達總經理孫靜說,“準確地說,我們是先選擇了芳綸紙這個行業,然后成立了公司獨立運營,而獨立運營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大鍋飯體制,自負盈虧,多勞多得,讓我們的員工更有斗志,讓我們的體制機制更有競爭力。”
不斷創新突破 鞏固行業領先優勢
成功實現“紙上報國”情懷的背后,是民士達不斷的創新、突破和超越。
自成立以來,民士達始終堅持“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自主創新,高度重視研發。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公司不僅掌握了一系列芳綸紙研發、生產的核心技術,還榮獲了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等榮譽稱號。同時,公司先后主導或參與了國家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科技計劃項目的研發及產業化工作,為國家多項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關鍵基礎材料保障。
在突破芳綸紙制備技術之后,民士達還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例如,技術優化與產品創新、市場拓展、產業鏈整合與協同發展等,以進一步鞏固和拓展其在芳綸紙領域的領先地位。
例如,面對不同應用領域,芳綸紙需要具有更多的種類和更穩定的性能。民士達創新團隊一路披荊斬棘,逐個突破行業關鍵技術難題,解決了高性能纖維分散、濕法抄造、熱壓成型等一系列重大科學共性關鍵技術問題,積累了豐富的產品研發和大規模產業化經驗,陸續推出間位芳綸紙、對位芳綸紙、芳綸層壓板等十余個系列,產品厚度跨度為0.025mm至0.76mm,產品性能穩定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芳綸紙從有到全、從全到精的跨越,完成了對國外同類產品的全種類替代的攻關。
憑借優質的芳綸紙產品,民士達成功開拓了航空航天、電氣絕緣、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市場。特別是在一些高端應用領域,民士達通過技術創新和定制化服務等方式,實現了市場突破。
如今,民士達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芳綸紙制造企業和全球重要的芳綸紙供應商之一。在芳綸紙這一領域,公司已達到國內領先、全球先進的水平。公司產品對進口同類產品實現了全覆蓋,得到了日立能源、西門子、施耐德、中航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認可和支持,在全球各大洲均有銷售。
持續創新和艱苦拼搏也為民士達登陸資本市場和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3年4月25日,民士達在北交所上市,成為“芳綸紙第一股”,公司借助資本市場之力邁入了茁壯成長的新階段。
繼續昂揚向前 瞄準新質生產力
在創新之路持續披荊斬棘之后的民士達,也充分享受到了創新帶來的紅利,公司經濟效益日益增長,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
近年來,民士達實現了業績持續穩健增長,年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增長率都在兩位數以上。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度,民士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792.74萬元、3727.99萬元、6341.22萬元、8163.39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34.21%、33.49%、70.10%、28.74%。2024年度,民士達業績繼續大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1億元,同比增長23.14%;公司各項經營指標表現搶眼,新能源汽車領域市場規模同比增長約26%,蜂窩芯材領域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過50%,公司的歐洲市場規模同比增長超過40%。
當前,新產業(300832)、新業態對材料提出更高要求,新材料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重點產業鏈的上游,是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物質支撐。一路不斷昂揚向前的民士達,正在瞄準新質生產力繼續出發,努力實現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關于公司未來的發展,孫靜告訴記者,一方面,公司將進一步提升相關產品性能,滿足相關行業的需求、協同創新,為相關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民士達將進一步開發與現有關鍵技術關聯比較緊密的產品。
“目前我們有幾個在研項目,包括水過濾材料、閃蒸無紡布等新材料產品。基于已有的關鍵技術,我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實現創新。另外,我們希望通過涉足一些行業,整合相關資源,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孫靜說,“從企業管理角度來講,民士達將持續推進智能化轉型升級,在研發和生產中積極應用新技術,比如,利用AI技術進行工藝建模,努力鍛造公司自身的新質生產力。同時,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研發模式,聯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開展產學研用技術創新,加強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合作,將產業發展拓展到全球產業鏈之中,推動新質生產力在更廣泛的范圍內得到發展和應用。”